隨著6月5日環境日的臨近,各省份紛紛發布2022年地區生態環境狀況公報。
2023年6月1日,江西省委宣傳部、省生態環境廳聯合舉行“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,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”系列新聞發布會(促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,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新聞發布會)。
會上,相關負責人介紹了2022年江西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的主要內容。全省生態環境質量取得全局性提升,PM2.5濃度降至27微克/立方米、同比改善6.9%,優良天數比率繼續穩定保持中部第1,11個設區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首次100%達到國家二級標準。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96.2%、同比改善0.7%,國考河流斷面100%達到優良,長江干流江西段連續五年、贛江干流連續兩年穩定保持在Ⅱ類水質。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自評為100%,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、農村污水治理率均超額完成年度任務。全省生態質量指數為75.05、穩居全國前列。
2022年,《江西省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》發布,明確提出助力企業減污降碳協同創新,促進經濟社會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。2023年以來,江西省以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,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。截至目前,取得了突破性進展。
江西省始終堅持精準治污、科學治污、依法治污。大氣方面,著力強化“四塵、三煙、三氣”防治,今年1-5月,全省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為95.6%、同比提升0.8個百分點,PM2.5濃度均值為34微克/立方米。水方面,重點開展“入河排污口、飲用水水源地、城市黑臭水體”三項整治行動,今年1-4月,全省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95.5%,鄱陽湖總磷濃度0.06mg/L,全省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達標率為100%。土壤方面,推行“查、防、控、治、評”五位一體全鏈條閉環監管體系,今年1-5月,動態更新472家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,發布76家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排污單位,完成394個農村環境整治和37個國家監管農村黑臭水體整治。
同時,江西省還強化生態環保能力建設和生態環境法治建設,率先建成全省生態
環境監測質量全過程可追溯管理系統,實現輻射應急監測設備配發全覆蓋,全面完成市級執法機構裝備標準化建設;今年將出臺全省生態環境系統能力建設三年計劃方案,對全省生態環境監測、執法、應急等能力進行全方位提升。在全國率先出臺了《江西省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氣污染防治條例》,正大力推進《鄱陽湖流域總磷污染防治條例》《江西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》《江西省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管理條例》等生態環境保護重點領域立法工作,以良法促發展保善治。
拓展閱讀:
發布會全文實錄
我要評論